作為“中國化纖加彈名鎮”的璜涇鎮,推動“一根絲”加速向化纖新材料產業發展;從“一雙拖鞋”起家的香塘集團,參股建起了具有世界級水準的新藥研發中心;宏達集團的循環經濟產業園,形成了全球產能最大的二代工業制酶基地。太倉市傳統產業正從“分散式”走向集群化,從產業鏈的中低端轉向高端,從低附加值行業逐步轉向戰略性新興產業。 載體創新 特色產業基地蘇州領先 位于浮橋鎮的太倉市中小企業創業園集聚了70多家企業,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。今后,這里將成為港區新興產業鏈的配套區、高新企業的孵化基地、太倉中小企業創業基地、強村富民和致富百姓的產出基地。 近年來,太倉市把培育產業集群作為實現工業經濟“三年翻番”目標的一項重點工作。按照科學規劃、示范帶動、彰顯特色、優勢更優的思路,該市建立了全省領先的公共服務體系,打造中小企業創業園、生物醫藥產業園、璜涇工業園等相關載體,推進傳統產業集群化發展。據了解,太倉市已建成16個蘇州市級特色產業基地;以“中國化纖加彈名鎮”為中心的化纖加彈產業集群、以百年老廠利泰為支柱的沙溪紗線產業集群,現已成為省級產業集群。產業集群的工業產出占區域總量的30%至70%,既帶動了勞動力就業,讓農民增收致富,又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,推動了工業經濟上臺階。 投入創新 “單兵作戰”轉向聯手投資 蘇州長樂化纖有限公司是化纖加彈產業集群中的一家企業。該企業牽頭10家加彈企業,投資20億元上馬年產50萬噸熔體直紡項目。市經信委、市財政局、市工商聯和相關金融單位,搭建了全省領先的公共服務體系和互助擔保融資新模式,把他們緊緊地聯結在一起。 這一平臺幫助了企業實現銷售、利稅快速增長,凝聚了人心,企業競相告別“單兵作戰”模式,轉向聯手投資上馬大項目。錦凱紡織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后,聯手商會及會員單位建設加彈產業園,將采取托管經營模式吸引各類急需發展的加彈企業入駐;老板朱月明聯手10家加彈企業,投資12億元上馬明輝化纖項目,建成后將形成集聚合、紡絲、加彈、織造于一體的化纖原料生產基地;雅鹿啟用集辦公、研發、倉儲、物流于一體的總部基地,正加快籌建總投資30億元的MPA項目。 技術創新 實施高新產業項目 香塘集團參股的昭衍(蘇州)新藥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投入運營3個月,就集聚了思坦康、金盟、蘇和等3家生物醫藥企業,還有多個生物醫藥產業項目正在洽談。香塘集團董事長顧建平表示,昭衍將引領發展太倉生物醫藥產業園,在“十三五”期間這里將實現年產值上百億元。 太倉市出臺并兌現優惠政策,深入實施“雙快工程”,鼓勵傳統產業企業不斷加大投入力度,引進國際先進設備,強化產學研合作,開發行業領先的高端產品,加快進軍高新技術產業。申久化纖實施“環吹風”技術改造項目,建立技術中心,滌綸長絲的生產和研發技術引領行業發展,企業加速向新材料產業轉型。宏達集團一改以電力供熱為主的發展格局,在打造全省領先的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同時,與丹麥諾維信合作組建宏達制酶公司,利用先進的菌種培育和檢測手段,制造糖化酶、拋光酶、寬溫幅退漿酶等工業酶制劑產品,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二代工業制酶基地。
|